> 首页 > 申报通知
2016年,看这里,超详细!来源:高企云 2016年6月22日,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修订印发了2016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后文简称《新认定指引》)。《新认定指引》对研发组织管理水平的要求如何,可以看到《新工作指引》中第三、认定条件(七)企业创新能力评价3、研发组织管理水平(≤20分)有明确的规定,这一段原文如下: 由技术专家根据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组织管理的总体情况,结合以下几项评价,进行综合打分。 (1)制定了企业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制度,建立了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编制了研发费用辅助账;(≤6分) (2)设立了内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并具备相应的科研条件,与国内外研究开发机构开展多种形式产学研合作;(≤6分) (3)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建立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4分) (4)建立了科技人员的培养进修、职工技能培训、优秀人才引进,以及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4分) 和《2008年工作指引》对比,《新工作指引》中研发组织管理水平部分分值未变,依然是20分,但每一小项内容要求更多,更细致。为了帮助企业顺利通过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应对产生的变化,下面小编带大家详细解读研发组织管理水平中各小项的设置目的和撰写思路或证明材料。 序号 材料名称 目的 撰写思路或证明材料 1 研发组织管理制度,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等 (研发费用辅助账) 1.1 项目研发管理制度 规范企业的项目研发,加强项目管理,突出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产品研发特点 从组织论证、审批立项、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管理及经费管理等方面撰写 项目立项报告示例(附表) 规范企业项目的立项过程,应该充分论证其技术优势和潜在的市场效益,及规划合理的实施方案 从项目立项背景、项目的技术优势和创新点、未来取得的市场收益和项目开发计划表等模板撰写,可附在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后面 1.2 研发准备金制度 规定预先提取的专门用于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储备资金,是公司研发机构研发经费保障制度,为科研活动开展提供必备的资源支持 从研发准备金的提取与分配、使用范围、管理、核算、报告与披露等方面撰写 1.3 研发投入核算体系制度 规定公司科研项目经费的支出范围以及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原则与标准,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充分发挥财务核算、监督管理的职能作用,保障公司的研发经费专项资金的透明、公开、有效性 从公司相关部门职责、研发投入资金的申请与使用、投入资金的预算与使用范围、研发阶段报告及总结、监督与违纪处理等方面撰写 2 研发机构及产学研合作 2.1 企业研发中心成立通知 要求企业有正式的研发中心且运营效果良好 提供企业内部研发机构的成立文件(研发机构获得第三方认定的,提供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第三方批文) 2.2 研发中心组织架构图 要求其架构符合本公司的规模和本行业的实际情况 提供研发中心简介 2.3 研发设备一览表 要求企业配置合理的研发设备资源 列举近三年购置的设备名录,且在财务报表有相应的数据支撑。 2.4 产学研合作协议 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共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竞争力 从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分工和合作方式、项目经费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撰写,提供资金往来凭证、共同专利、论文和政府合同等证明材料 3 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 3.1 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 加强企业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性,使科技成果尽快的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从奖项设置、奖励标准、奖励对象、奖励条件、奖金分配方案、申报与评审条件等方面撰写 3.2 开放实验室、实习基地/公司网站:产品体验及意见反馈/创新论坛 推动企业各类要素资源聚集、开放和共享,同时通过互联网,让用户参与产品创新、改进的过程,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加强创新资源共享与合作,促进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及时转化 提供开放实验室、实习基地证明材料及照片、提供用于用户使用产品后提交意见的网址及意见截图或公司建立的创新论坛网址及截图 4 科技人员培养进修、职工技能培训、优秀人才引进及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 4.1 人才培训、优秀人才引进 要求企业要持续提高现有科技人员技能水平和从国内外引进优秀人才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的意识 提供企业内部和外聘讲师的培训记录、照片、视频被和培训分享记录、人才引进签订的协议等 4.2 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 规范公司研发机构吸引、利用、激励、培养、评价技术创新人才的各项工作,着力优化人才成才环境,积极建设创新平台,从而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研发中心考核工作的分工、工作要求、考核目标及实施办法、考核结果的管理及申诉办法等方面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