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申报通知

我司作为科技咨询服务机构代表接受了常州晚报专访
  日期:2021年08月25日

 

 

“一站式”创新创业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图片

 

近期,我司总经理陈萍作为科技咨询服务机构代表接受了常州晚报的专访,访问主题为“高企培育的六问答疑”。

专访主要针对高企培育过程中企业比较关心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解答,内容涉及高企申报的好处、申报条件、评价打分指标体系等具体要求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回答。

 

以下是答疑的内容,提供给大家答疑学习

 
 
 
 

 

问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者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答:

(1)高企认定后,3有效期内企业所得税由25%减按15%征缴
( 2 ) 2021年常州市内首次(再次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首次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入库企业,分别能享受45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财政资金奖励
(3)企业创新能力国家级认证标志,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产品投标、科技项目申报门槛条件或加分。
(4)规范企业研发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问2: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企业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答:

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2)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3)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A.最近一年销售收入低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B.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企业,比例不低于4%
C.最近一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的企业,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6)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业创新能力评价达70分以上不含70

(8)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问3:发明专利在高企申报的知识产权部分只能使用一次吗?

 
 

答:

发明专利属于I类评价的知识产权,如果该发明专利在申报高企及高企资格续存期内属于有效知识产权,就可以在高企重新申报时再次使用。

I类评价的知识产权除了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还包括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而对于按Ⅱ类评价的知识产权件著作权、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企业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时,仅限使用一次

 
 
 
 

 

 
 
 
 
问4:高新技术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是指什么?需提供哪些佐证材料?
 
 

答: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是指对其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范围的产品服务

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主要产品必须有知识产权支撑,并且占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50%以上。可以用相关的生产批文、认证认可和资质证书、第三方出具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及典型的销售合同、发票用户报告等材料来佐证。

 
 
 
 

 

 
 
 
 
问5: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其中科技人员具体指哪些人员?职工总数又包含哪些人员?如何统计?
 
 

答:

(1企业科技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术服务的,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的人员,包括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
2)业职工总数包括企业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在职人员可以通过企业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会保险费来鉴别;兼职、临时聘用人员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
3)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科技人员数均按照全年月平均数计算,并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从业人员数基本一致。

 

 
 
 
 
问6: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要求企业创新能力评价要达到70分以上,企业创新能力主要从哪几方面进行评价?
 
 

答:

企业创新能力主要从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企业成长性等四项指标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其中知识产权满分30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满分30分、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满分20分、企业成长性满分20分,企业综合得分达70分以上(不含70为符合认定要求

四项指标的具体评价指标可查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文。